中國國產電梯市場發展方法淺談
發布時間:2017年11月25日
瀏覽量:2024
我國電梯保有量已超過100萬臺,且保持每年20%的遞增速度,市場前景樂觀,這么大的一塊“蛋糕”,各企業分食極不均衡。目前電梯生產企業中跨國公司的產量超過80% 。
形成這種局勢的主要原因是國產電梯知名度不高。某些采購單位甚至會直接要求采購外資或合資品牌,無疑把民族品牌擋在了門外。在這個追求品牌效應的年代,國產電梯品牌顯然吃了大虧。
從電梯行業的發展史不難看出,一些外資電梯企業已有上百年的歷史,積淀后的品牌效應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幫助,而我國的電梯企業起步較晚,多數只有10~20年,成為國產電梯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重要原因。
業內專家認為,盡管一些電梯采購項目中沒有出現國產品牌的身影,但作為企業而言,不能只是一味地發“牢騷”,雖然目前的市場機制不夠完善,但更要看到自身的不足,積極尋求解決之道。國產電梯企業要想改變被動局面,苦練內功,不光表現在擁有過硬的產品以及強大的品牌效應,還著眼開拓市場,狠抓現場管理,對安裝的每部電梯進行專業維保,對事故進行預先診斷,從產品質量、服務網點建設、企業成本控制等方面加強努力,這才是首要任務。
無序競爭、低價惡性競爭,在電梯市場依然可見。由于缺乏長遠的發展戰略規劃,企業發展往往忽視供應鏈的管理和控制,而著眼于單純的價格競爭,這使得國產電梯企業沒有形成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的良性循環。“價格戰”不僅擾亂了整個市場的競爭秩序,往往也使得企業自身陷入“低價”策略的困境,始終無法獲得足夠利潤來投入研發。
在市場競爭激烈形勢下,國產電梯企業應用長遠的眼光看問題,不能為了眼前利益,降低價格和品質,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,共同抱團發力,才能真正做強中國電梯產業。